1956年梅貽琦校長(前左)視察新竹赤土崎預定校地 。
1956年第一屆原科所研究生,與梅貽琦校長(第一排中)合影,實際報到15人,畢業人數10人。
1956年新竹校區辦公室大樓雛型,1957年完工。
1958年5月25日物理館落成,梅貽琦校長(左二)與陳誠(左三)等人於物理館內參觀。
1956年梅貽琦校長向美國訂購范氏加速器,功用在於利用更高的電壓來加速粒子。
早期的核工館(拍攝年代不詳)。
1961年核子反應器啟用,郵政總局發行的「原子爐落成」紀念郵票。
早期的科儀館(拍攝年代不詳)。
梅園平面圖,由校友張昌華建築師設計與施作。
1963年「梅貽琦紀念館」揭牌。
1964年核工系課表。
百齡堂(拍攝年代不詳)。
數學館(攝於1966年)。
月涵堂(拍攝年代不詳)。
紅樓時期的圖書館(拍攝年代不詳)。
首屆梅竹賽開幕,於交大博愛校區圖書館二樓,由兩校總教官主持開幕典禮。
1967年《雙週刊》新12期刊載〈石育民老師訪問記〉。
體育館(出自化學系1973級同學錄)。
1975級應用化學研究所畢業生留影。
1970年大禮堂設計圖。
「清華一號電動車」。
移動教學反應器。
電子計算機中心一景(拍攝年代不詳)。
1976年增設計算機管理決策研究所碩士班、電機電力工程研究所碩士班、輻射生物研究所碩士班之公文。
早期高分子研究所成員合影。
工程三館(拍攝年代不詳)。
輻生館(拍攝年代不詳)。
綜合大樓(新行政大樓,拍攝年代不詳)。
1982年五年發展計劃書。
1986年研究發展委員會,印製之〈國立清華大學研究發展重點〉。
工程四館(拍攝年代不詳)。
運用新建工程的廢土,於梅谷築堤形成相思湖,並於1984年完成梅谷周邊建設。
生命科學館(拍攝年代不詳)。
第一屆社人所棒球隊。
1988年第一屆月涵文學獎專刊。
沈君山校長修訂組織規程手稿。
1990年人社院落成典禮。
1991年傑出校友座談會。
獨台會事件引發之抗議遊行。
1987年籌備生科院成立之諮詢委員。(圖為第三次籌備委員會)
1993年阿岡諾反應器除役─管路拆除。
1994年沈君山校長與北京清華王大中校長,首次在台北會面。
1995年兩岸學生交流訪問,攝於北京清華。
1996年1月清華與東亞九所大學,共同籌組「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
2007年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成立十週年慶。
1997年申請成立電資院公文(草稿)。
1999年核定之〈國立清華大學教師倫理守則〉。
2000年台灣積體電路公司,捐款興建台積館(科技管理學院)。
《孫運璿科技講座合輯》。
2002年劉炯朗校長退休前,師生為其舉辦「再見阿朗」歡送會。
2003年工工系在職專班修業辦法。
2004年設立經濟系博士班計畫書。
2000年宜蘭縣長劉守成(右)至清華大學,與劉炯朗校長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2005年「國立清華大學宜蘭園區」案核準設立。
2006年通過之教師學術卓越獎勵辦法。
“News Letter”創刊號。
2008年清華學院成立記者會。
地下共同管道。
2010年李偉德校友捐資,興建核工教學研究大樓之簽約儀式。
2011年羅丹「沉思者」銅雕揭幕典禮。
2012年校友體育館啟用典禮。
左二起曹薰鉉、聶衛平、林海峰三位大師於奕園揭幕後出席「向大師取經座談會」。
國際學生宿舍祈禱室。
早期月涵堂外觀。
6月22日,清華愛樂管弦樂團首次於國家音樂廳登台演奏。
2018年1月16日,揭幕月餘的「葉子」,已成為拍照取鏡的熱門景點(藝術中心賴小秋老師拍攝)。
3月4日,為清華贏得梅竹賽關鍵戰役的女排成員,雀躍相擁,為勝利歡呼。
4月15日,清華與桃園市政府簽訂「醫療暨教育研發園區合作意向書」,由賀陳弘校長(右)與桃園市鄭文燦市長(左)代表簽約。
11月2日,全大運公開女生組桌球團體賽決賽,清華女將逆轉勝,中斷文化大學11連霸之路,首次勇奪金牌。
10月30日,THOR運轉執照換發申請案,現場查證視察暨第二次審查會。
4月30日,高為元校長(右)在教育部劉孟奇政務次長(中)監交下,從賀陳弘校長手中接過印信,就任清華校長。
6月6日,衛福部核發THOR中子照射放射系統醫療器材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