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

2023

一處貧瘠幽暗的荒蕪之地,需要多久時間,才能蛻變為大千物種相迎的生態桃花源?

作為全國大專院校中建置開放型戶外育蝶園區的先驅,本校除「水清木華」的盛名外,蝶舞翩翩的畫面,也成為清華人特有的校園記憶。

然而,這些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色,卻非自然產生,乃是一群人默默埋首耕耘二十餘年的心血澆灌。蝶園之外,清華人與自然萬物共生共好,生生不息的夢想,也透過各樣的努力孕育成形,傳揚遠播。

為此,清華圖書館繼梅園、奕園記事之後,策劃「遊園清夢」系列展三:「生生不息—清華蝴蝶園」,以蝴蝶為引,帶領讀者一探清華園中園的故事與美好。

蝴蝶振翅,綻放清華萬物之詩,歡迎蒞館欣賞。

線上展

2022

1956年清華在台建校,設立原子科學研究所與興建原子爐,一切從頭開始,篳路藍縷,歷盡艱辛。這一段不斷被傳頌的清華校史,其實包含很多清華人的努力與心血。他們是建校初期的先鋒者,為清華的發展奠定基石,使清華邁向卓越的每一步都踏實穩健。他們滿腔熱血與瘋狂投入,並不亞於現在年輕一輩的清華人,是充份展現校訓精神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典範人物。

據此,清華圖書館推出「天行健-篤行不倦清華」校史特展,透過10位清華人的故事,再現清華校史發展的點滴過程。10位清華人分別為張齡佳館長、趙賡颺秘書、洪同訓導長、孫方鐸教授、唐明道教授、徐道寧教授、曾德霖教授、楊覺民教授、翁寶山教授與楊毓東教授。誠如前校長賀陳弘教授為此展寫序中表示:「期盼這些典範,號召更多清華人述說更多的清華事。期盼在具體呈現清華之光的同時,激勵清華人永不懈怠地為家國社會奮力向前。相信清華人的熱血、清華人的執著、清華人的努力不懈,是校訓的傳承,會孕育新的典範與傳奇。」

線上展

2021

奕園,緣起於沈君山校長與清華「兩不相負」的美好想望,經集結眾人心血打造,為清華首座以公共藝術方式完成的捐建作品,兼具圍棋知識、藝術設計及尊重原始生態三方的理念,讓這座新型態的清華園中園,宛如大隱隱於市的秘境,散發著低調卻獨特的氣質內涵。

為此,清華圖書館策畫「大隱之美—清華奕園記事」校史特展,引領讀者一同回顧奕園興建始末,隱藏在園林背後不為人知的情思連結、細節經營,從而由一個單純真摯的夢開端,匯聚了更多捐建的夢想,讓清華潛藏的文藝能量日積月累,終至復甦興起。神遊意會之間,奕園不同層次之美,將一一近在眼前。

敬邀您蒞館欣賞。

線上展

2020

清華原子爐是東亞第一座百萬瓦級的研究用核反應器,不僅為台灣核能發電奠定基礎,促進民生經濟復甦,亦使台灣在原能科技新時代來臨之際,躍升國際舞台,備受矚目和讚譽。

「原能先鋒—清華原子爐創建書信展 1956-1958」即以一路參與原子爐採購、規劃至興建完成的楊毓東教授,其奉梅貽琦校長之命遠赴美國研習、聯繫建置計畫期間撰寫之書信為主軸,藉由此批首次曝光的書信手稿,揭開清華原子爐誕生之謎。

展覽內容

2019


「水木清華」的美景,素負盛名,而在新竹清華園中,以平地難得一見的寒梅勝景聞名遐邇的梅園,更蘊含深厚的歷史意義,堪稱清華人的精神地標—勁節似雪,猶有暗香傳送的「梅」之精神,既源起於兩岸清華大家長:梅貽琦校長之姓及其風骨,同時代表了清華人代代相承,以梅自許的精神意象。

梅園的靜謐、神聖、典雅、親切近人,充滿著豐富活潑的面貌,更是歷代清華人校園生活中必不缺席的重要環節,梅是校花,亦是清華人特有的文化密碼。

為使暗香永續,傳承由梅校長而來的精神意象,及梅園之於歷代清華人的情感回憶,圖書館特於2019年校慶之際,策畫「遊園清夢─梅園記事」校史特展,自2019年4月12日起,於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的1F知識集(5月23日止),及2F校史展示區(展期一年)登場,歡迎大家蒞臨賞析,相偕參與這場「以筆墨為記,蔚然成花蔭」的校史盛宴。

展覽內容

2018

在清華,到圖書館唸書向來是件很Fashion的事,從老北京時期就管他叫「開礦」,是清華人方曉得的通關密語。

百餘年來,每一代的清華「賴伯里(Library)」陪伴清華師生探勘知識、凝聚情感,既是學術資源的開礦區,也是清華人相約相聚的好所在。2018年,適逢最新一代賴伯里:「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完工上任5周年之際,歷代賴伯里也將現身校史特展中,為讀者解迷津,暢談清華圖書館的前塵與今貌。

展覽內容

2017

除了「水木清華」的自然美景,清華校園中的藝術雕塑也是看得見的風景、看不見的故事聚集地,更具有領高等學府風氣之先,引進公共藝術觀念的歷史淵源。

這些沉靜而獨特的藝術創作,陪伴著一代代清華人走過生命中美好的年歲,不覺已過四十餘寒暑。透過本次特展的筆上之旅,邀請您一/藝起同行,閱讀關於它們的知性與感性。

展覽內容

2016

1955年,中美簽訂「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協定」,當局考慮到建立原子爐所需的沉重經費,遂讓有清華基金為後盾的清華大學在台建校,成為台灣原子科學研究的先驅。梅貽琦校長奉召籌備建校事宜,一切從頭開始,篳路藍縷,歷盡艱辛,細數校史,轉眼已歷一甲子歲月。

展覽內容

2015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清華自新竹建校至今將近一甲子的歲月,校園景觀歷經多次規劃與更新,亦代表了清華不同階段的蛻變。本次特展即將舊地重遊,開啟一趟回顧所來徑,展望新未來的空間之旅,重現一路走來,水清木華的點點滴滴。

展覽內容

2014

清華七學院及共教會的創設,皆反映著時代的變化及社會需求,多項編制或名稱更是全國首創,顯現出清華在台灣高等教育界的前瞻性和努力。百年樹人,蔚然成蔭,且讓我們沿著歷史的長河,溯源而上,一同探尋清華的開創與發展。

展覽內容

2013

清華與民國齊齡,自梅貽琦校長隻身赴台建校,其後歷經13位校長的帶領,使新竹清華蔚成大觀,在教學、行政上締造諸多首創紀錄,屢為台灣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思維與活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清華跨越百歲的分水嶺,邁入新紀元之際,且讓我們跟隨歷史的長河溯源起新,期許開創下一個百年風華。

展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