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賽秩序冊

1966年起,清華及交通大學兩校學生即開始舉辦技藝對抗賽,兩校合辦校際競賽的共識從中逐漸成形,1968年,兩校學生成立「梅竹錦標賽籌備委員會」,規定每逢單數年度由清華代聯會主辦錦標賽;雙數年度則由交大活動中心主辦。主席由年度召集學校推代表擔任,而比賽項目則由該年度籌委會決定。

當時為感念清華前校長梅貽琦先生(1962年過世),以及交大前校長凌竹銘先生(時任中油公司董事長),對兩校的卓越貢獻,遂以「梅」代表清大、「竹」代表交大。而「梅竹賽」或「竹梅賽」的難題,最後則由清大張致一教授掏出一枚一元硬幣決定:「出現梅花那面則稱梅竹,出現壹圓則稱竹梅。」梅竹賽的名稱就此產生。1962年,舉辦第一屆梅竹賽,時至今日已成為清交兩校深具特色的傳統活動,在台灣各大學競賽中也具獨創性。

一場運動賽事得以順利進行,秩序冊(賽事手冊)的存在功不可沒。就校史現存梅竹賽秩序冊(各冊名稱不同,以下總稱梅竹賽秩序冊)觀察,其內容及設計歷經數次調整,尚有固定內容如下:1.籌委會組織名單、2.梅竹賽實施辦法、3.各分項比賽通則、4.賽程表、5.各隊名單。梅竹賽開辦初期,各項比賽規則還有分開寫明,近年則簡化為:非體育性之分項比賽辦法,沿用前一屆之規定;體育性之分項則依據當年之大專盃規則。另附上歷年檢討會後通過的新增規定,以彌補實際辦法的不足。

梅竹賽秩序冊的編製是由該年梅竹籌備委員會負責,早年形式內容簡單樸實,1991年後逐漸由原先如書冊的方正規格,轉變為狹長型手冊,彩色印刷的封面看起來更為繽紛、精緻,內頁除了編有清、交兩校隊各自的介紹之外,校隊的團體照片也附在旁邊,記錄著每位為學校爭光的英雄們。

2011年的《辛卯 大會秩序冊》中,甚至記錄了梅竹賽的由來,使兩校同學能在為校隊加油之餘,能更了解此賽事之歷史意義。另外,編入辛卯梅竹主題曲〈梅竹總動員〉,除了希望梅竹主題曲能多被傳唱之外,透過歌曲、歌詞帶給人的感動,讓梅竹精神能更加發揚光大。

統計目前校史典藏之梅竹賽秩序冊,共22冊,尚缺:1981、1982、1983、1987、63、2008、2009年,共7冊,以及早期1968年至1978年若有編製之秩序冊,故亦藉此次展覽機會,盼能與各界清華人徵求上述年代之梅竹賽秩序冊,使歷年清華人共同揮灑的汗水、淚水及青春回憶,得以更完整的面貌為所有清華人共知與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