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清華的日子

資料來源:「清華記憶Wiki」(讀者投稿分享),禁止改作。

就在2007的夏天,我有幸成為該年度前往北京清華進行學術交流本以為中國人民對台灣的印象是不友善的,但從抵達的那天起,我的不安逐漸一點一點的消逝,在北京的六個星期裡,我看見的,不是傳說中人人拿著一本英文書邊走邊讀,哈,因為校園實在太大了,有4百多公頃是我們新竹清華的四倍大,人人都是騎腳踏車,在那裡,沒有腳踏車,從宿舍區走到任何系館恐怕都要半小時以上,僅管北京清華是中國的第一學府,但他們的學生,教授,都非常有善,平易近人,對我來說,那個地方的生活習慣,實在跟台灣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以並無適應不良的問題。

在偌大的校園中,有幾個重要的地標是值得注意的,首推就是"二校門"為什麼先推他呢,因為在我們學校裡也有一個,就是合勤演藝廳跟交銀中間廣場上那個模型門,在北京清華的那個並不是模型,是個實實在在的校門,但是是在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時期(大約是清朝)的校門,根據大陸同學的說法,二校門曾經在文革的時候被砸爛過,但是重建之後風采依舊是每個觀光客一定會駐足拍照的地方,接下來是"水木清華",在門口,有一 塊匾額寫著"水木清華",一開始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不就是個類似門排的東西,但是,他的傳奇之處就在於,文革時期,中國人像是發了狂似的大肆破壞,北京清華也無法逃過毒手,這塊象徵性的匾額,也就在文革之後消失了大家認為肯定是被破壞了,但是卻在多年之後的某一日,在一名工友的床舖下重見天日,"水木清華"說這個地方曾經是清朝某王爺的王府,建築給人的感覺確實是古色古香,很有古老的庭園氣習,現在則成為校長處理校務的地方,而在此地的後頭,我們見到了一個池塘,上面漂浮著一片片的荷葉,池塘邊是一整群的柳樹,在這邊除了愜意,實在找不到另一個適合的形容詞,哈,其實是我文筆不好,朱志清就曾在此寫過一首"荷塘月色"(讀者可參考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hhho/gee182b_96/chu1.htm)。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北京清華,在明朝時期是一座私家花園,清朝康熙年間成為圓明園的一部分,稱熙春園,道光年間分為熙春園和近春園,咸豐年間改名為清華園。

正如前一段介紹,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成立於1911年,當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學堂現在其實是一棟建築,給人一股濃濃的歐洲風味,中國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维、陳寅恪、趙元任)都曾在此地任教,在1928年,正式改名為國立清華大學,設有文、法、理、工4個學院,16個系,其實現在的北京清華,任何文物上面都不會印有"國立"兩字,根據我一番探索之後,哈,有人告訴我說,因為在中國,所有東西都是國家的,所以印上國立並沒有義意。在50年代,一座成為現在北京清華真正地標的建築誕生了,叫做"主樓",約有九層樓高,東西兩側也分別有"東主樓"跟"西主樓"延申,據說原本毛主席要將這棟樓蓋到60樓,但是因為中國發生了一些天災(似乎是洪水),所以把大部分資金都用於救災,於是就沒有繼續在蓋上去,但這棟主樓確實有給人氣勢滂礡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