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典藏緣起 / 計畫緣起

計畫緣起

清華與留學生的不解之緣

國立清華大學從建校之始就和留學生結下不解之緣。清光緒30年至31年間,在當時駐美公使梁誠努力不懈之下,追回美國政府溢收的庚子賠款,成為設置學生留美預備學校之「清華學堂」的經費。而梁誠與清華學校的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皆為中國第一批留美幼童。二次大戰之後,1955年「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協定」正式簽字,政府決定設立原子科學研究機構,發展原子科學之研究,於是運用庚子賠款成立的清華基金,成為在台灣新竹重新建立國立清華大學的經費。處於東西文化交流、人文薈萃的時代,國立清華大學對於保存海外留學生的思想文獻與生活記錄,自有一份捨我其誰的歷史責任。

台灣的留學生

回溯台灣近代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共有二次學子出國留學風潮。第一次為1920-1930年代,台灣子弟留學日本蔚成風氣;第二次為1960-1970年代,留學地移往歐美各國。兩次的出國留學風潮造就了許多傑出的知識分子,影響台灣政治社會運動甚鉅,也是台灣與國際交流最有可能的兩次高峰。

1970年代保釣運動

台灣戰前首波留學生潮培育出來的人才,例如:王敏川、彭華英、莊垂勝、葉榮鐘等人,多回台參與台灣民族運動,興辦雜誌刊物、文化講演,引領群眾爭取自治主權,即使歷經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猶延續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二次戰後前往歐美的留學風潮,則因釣魚台主權之爭促成港、台兩地的大學生與留美學生積極串聯,依靠刊物網絡、遊行抗議等方式爭取國際發聲空間,遂使海內外保釣運動推入高峰而受矚目。

也由於保釣運動引發民族及民主運動風潮,在戒嚴時期的緊控政策之下,許多人才被迫無法返台,長期旅居美國、香港各地,繼續以編輯刊物、演講等方式尋找發聲的空間,其影響力是向外輻射,跨越各領域,因此更具複雜性。風起雲湧的歷史背景,促成這群留學生成為日後在海外各地學術界執牛耳的精英,他們擁有廣闊的人文視野,成為提昇台灣文化格局的重要資產。遺憾地是,他們當年辛苦付出心血印製、發行的珍貴文獻,至今仍未獲重視,致使台灣對於這群率先擴展台灣文化與國際交流空間的先驅,了解甚少,相關研究多數仍付之闕如。

清大圖書館與釣運文獻

因緣際會,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於民國94年5月展開「葉榮鐘先生捐贈資料」數位化工作,透過為期三年的數位典藏及內容分析工作,建置數位資料庫,成為掌握台灣近代史面貌的捷徑,也為台灣1920-1930年代留學生在留學期間的思想活動等研究奠立基礎。接著在多位熱心人士的協助之下,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陸續獲贈海外留學生刊物,包括:1960年代法國留學生所出版之《歐洲雜誌》、全美各地留學生之保釣刊物多種,及保釣運動推動人之ㄧ林孝信先生的手稿及其收藏的史料等珍貴文獻。

 

這些紀錄1960-1980年代海外留學生學思軌跡及政治社會參與之珍貴文獻,距今已有四十年之久,為避免日後史料離散凋零之憾,亟需及時搜集整理。因此國立清華大學計畫擴大規模,持續向海外各地募集相關文獻,長期進行「海外留學生刊物暨保釣運動文獻」徵集及研究工作,建立海外留學生思想、政治社會參與之資料中心與學術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