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觀漢答問
愛芳
Q:你是在一個什麼樣的情況下開始寫作?你的作品充滿對人類、對國家的關懷,其根源何在?
A:一九七六(廿二年前)年三月十五日自立晚報上,有一段敘述我當時路的小文,現加修改,錄在下面:
在我家中的一個燈罩上,有幾行抄著陶淵明先生詩意的自諷自責的小句:「落塵三十年,心為物所困,有酒不知欣,但顧俗世名。」其實,這是自欺欺人的「清高」,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或只有苦飯吃,我卻在談酒。中國大陸有十萬萬同胞都在做奴隸,我還在想士大夫先生所嚮往的名。因此我常逃到後面的菜園裡去,在那邊,至少地上的土和青草,天上的雲和太陽,是和廣大的人們所共「享」的。
在菜園中,我的情緒,慢慢的從陶淵明轉到A. C. Child:" Simple things, with love and faith-far from worldly strife; Nature(原文中為God),granting these, before I die, I'd as no more of life."
但是我的心還是不能安寧,許多雜思──尤其是懷念祖國的雜思,仍是繼續不斷地湧上心頭。許多年來,這些雜思,隨著汗和力,被鋤入泥土中,轉而進入花、葉或果,但最仍循迴埋進泥土。
突然間,菜園吹來了一陣大巨風,這自地球那一面吹來的巨風,把那些雜思,從泥土中捲回到我的內心,再從中心,經過難得用過的鈍筆,展開在國人的眼前。
那就是我寫作的開始,而掀起巨風的那位先生就是眾所共知的柏楊先生。每個人差不多都知道自己有自豪的一面,但是柏楊的巨風,卻吹醒了我醜陋的一面,而最使我驚訝而傷心的是這種可怕的「醜陋」,竟不是我一個人所獨佔,而是十億同胞甚至十五億人類所共有的。
於是我開始探討我的「醜陋」,至今已二十多年,我發現「醜陋」是一種病,我簡稱為「老昏病」,很有可能,中國和整個人類的落後,是由於老昏病的氾濫!同時我又發現,要除去老昏病的最好途徑,除了人道和愛以外,恐怕沒有別的方法了!因此很自然的對祖國和人類生了一種愛的關懷。換句話說,我希望用愛的關懷來除去我的醜陋,和人類的醜陋。
Q:你時常提到中國人有老昏病,可不可以談一談什麼是老昏病?
A:如果大家願仔細看一看孫中山、魯訊(阿Q)、柏楊(醬缸)的作品,和近百年來報章雜誌上的報導,同時加以客觀的探討,大家會很快的發現中國這個民族有病;這種病我簡單和總括的稱之為老昏病,經過二十多年來在美國和中國的觀察和思考,我深深的感到相信,近一、二百年中國落後的原因,完全是由於老昏病的阻擋。我希望借「文訊」的美意和篇幅,把老昏病簡單的介紹於下。
Q:在「科學」與「文章」的領域中,你是否用截然不同心情和方法去面對它們?它們彼此之間是否有關聯或影響?
A:科學達到最高的境界是一種藝術!這我的信念。譬如說,科學中最重要的兩件是物質和能量,宇宙的物質和能量千變萬化,而愛因斯坦能用一個很簡單的數學方式把兩者連繫起來,這是一種最美麗也是最偉大的藝術綜合。
除此之外,科學與藝術(容我暫假定文學是人類藝術的一種)還有一基本上的共同點,就是兩者都重視創造和創新,都重視想像力(Imagination),只是所創造和想像的題目不同而已。
同時,兩者都需要清晰的表達(Clarity in Expression),都以清晰的表達為美,這又是一共同點。
所以對我而言,從事於科學和文學的工作,在心情和方法上,都沒有兩樣,有時還相輔相成。
只是有一點,科學注重事實,注意客觀,而文學中常有許多主觀的表達,有的時候,在心境上使我不能求得融洽和平衡!
Q:請略述你所主張的「人道為本,科學為用」的涵義?
A:在目前的世界上,大家都認為科學萬能,沒有一個國家崇拜科學,不迷信科學,主要的是因為科學能使一個國家富強,能使政治領袖們的權力擴大。
當然,我也相信,如果人類願全心全意的把科學用在人道精神上,科學的確可以解決整個人類的生活問題與健康問,把人類帶進到一個康樂的境界!
現今核子武器的發明,雖是一重大的科學發展,但可怕的是,它卻把人類和人類的文化,帶到滅亡的邊緣。如果人類繼續任性的濫用科學和科學中的核子武器,很有可能,人類將會走到不能翻身的地步!
科學可造福人類,也可貽害人類。
如果我們要科學,要生存,我們必須使科學為人類的福祉服務,我們必須堅信!人道為本,科學為用!
Q:你覺得文學作品最大的功能何在?
A:在文學的領域內,我還是一個幼稚園的學生,我只能以純樸簡單的看法來回答這個問題。大致說來,一個人的生活可分心靈和物質二種。心靈上的觀念,常左右一個人的人生觀,是主導一個人行為的原動力(Prime Mover)。文學能影響和改變心靈上的觀念,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和行為,在不知不覺中鑄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目前在台灣,大家很欣賞物質的享受,這正好給文學家一大機會,來提高國人心靈生活的水準。
再看整個人類,在短短的世紀中,人類就有二次大戰,也就是二次大屠殺和互相殘殺。目前人類到處饑荒,而每年花於軍火和軍備的費用,卻相當於地球上每一個人二百萬美金的負擔,這種黑白顛倒,沒有人性的行為,也給予文學家許多豐富的資料來提醒世人,來創造文學。
實際上,好的文學是求美的結晶品,當我們能為美而文學時,我們可以不一定要談文學的功能,為文學而文學,不是很美嗎?
Q:你目前的寫作計畫及工作計畫?
A:我相信,探討老昏病和為人道努力,在方向上是正確的,我願把我將來的時間和精神全部朝那個方向去努力。
要使人們了解老昏病的存在,進而願消除老昏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樣的,期望整個人類走向人道的路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達到這些需要幾百年的話,而由於我的努力,能把幾百年縮短一秒鐘,或一分鐘,我就心滿意足了!
最後,我很希望我們的社會能成立一所老昏病研究所來研究這不受人注目的嚴重問題!
一九八九.八.台北「文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