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默關懷之外
小牛
我有可愛又風趣的「老」朋友,他的年紀比我老近半個世紀(不,不應該說「老」該說「多」,因他一向不喜歡「老」這個字),但他卻擁有一顆比我還年輕的心。我敬愛他,他一直是我人生的導師。酒,是他最喜愛的杯中物。我們時常在酒杯旁「談情說愛」─談的是萬物之情,說的是人間之愛。
那一夜,我提著一壺酒,到他的宿舍,不是為了「談情說愛」,而是「興師問罪」。我一進門即劈頭一句:「我覺得您很虛偽!」說出這話的當兒,我顫抖激動著。我的牛脾氣雖大,但我從未對他說過這樣重的話。
對這世界,我一向充滿好奇,對人類也有著一份關懷。平時,我喜歡獨來獨往,也喜歡默默的去做點小事情。並且每隔一段時間,我總喜歡把自己放逐到貧窮落後、問題叢生的國度去,去了解、探尋人類苦難的根源。而今年年初,我一反往昔獨行的作風,與我的「老」友一起到東非拜訪難民,主要的原因是我覺得他夠「年輕」。而至東非看難民,對我個人而言,這僅只是一個多年來的心願,一如往昔我去泰北金三角、以色列、約旦、貝魯特……一樣的平常,我總喜歡「偷偷的去,悄悄的回」。但這次東非之行,我卻違背了自己的原則,我不甚情願的接受了「老」友的建議,寫了一些難民的報導。而回台後,我又發覺「老」友竟接受了某單位邀請我們演講,並同意記者來訪問我們。對此,我的嘴巴實在封不住我的憤怒:「您愛出風頭,您自己去出好了!可不要把我給拖下水!」
他待我罵夠之後,斟了酒自罰一杯道:「妳以為寫文章、接受採訪、被邀請演講,就是為出風頭嗎?我的想像力沒有妳豐富,我從來沒有想到這會與出風頭有關係,我只覺得這是一種責任罷了。到東非看難民對妳而言,也許只是為了完成多年來的心願,但我覺得我們應有責任把非洲的苦難讓更多的人知道,即使有人誤解這是為了出風頭,我們也得忍受。我們不能只為了自私的保護自己免受傷害,而忽略了這項責任。」
聽了他的一席話後,我久久不語,只是低著頭沈思「責任」這兩個字……慢慢的、默默的,我的淚水滾到酒杯裡……我一飲而盡……我發覺,我更敬愛他。
默默關懷之外,我發覺「獨關懷,不如眾關懷」是更有意義的。
一九九○年四月十九日台北「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