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葉榮鐘先生(1900-1978),字少奇,台灣省彰化縣鹿港人。日據時期櫟社成員,台灣文化協會重要幹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書記長,《台灣新民報》資深記者。光復之初任「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總幹事,策劃「台中圖書館」文化活動,參加『光復致敬團』。二二八事件中,參與「台中地區時局處理委員會」等工作。二二八事件後,任職彰化銀行,基本上退出政治活動。晚年專心撰述,著有《台灣民族運動史》、《台灣人物群像》等書,現有《葉榮鐘全集》行於世。

  葉榮鐘先生可記者甚多,他生涯最大特色當是他的「跨越」性格。他一生橫跨日據與國府統治時代:在日據時期,他幾乎參與了所有以林獻堂為中心的反抗運動;光復後,他對這些運動作了總結,給台灣社會留下極珍貴的紀錄。他的另一個「跨越」性格是他跨越了台灣史上新舊兩種知識份子的界限:日據時代的舊型知識份子多以遺民自居,他們的思考與行動與傳統中國知識份子的思考相去不遠,葉榮鐘先生舊文化的涵養很深,他在這方面上接了舊中國的「士」之傳統;新型的知識份子則普遍透過日文與日式教育接觸到現代的世界,他們與傳統的士大夫在品味、思考方式及知識內容上都有極大的差異,而葉榮鐘先生在吸收新知識方面又是相當徹底的現代型知識份子。葉榮鐘先生第三個特殊的跨越性格是他橫跨了中日兩種語文的隔閡:台灣知識份子經歷從日據到國府這段轉型期者,他們幾乎輕重不等地患上了失語症,他們無法用他們熟悉的語言自由的表達他們的思想,葉先生是極少的例外。他不但嫻熟日文,還能以優雅的中文生動地刻畫台灣動盪時期的眾生相,在中日兩種語言間悠遊自在。除了這三個明顯的跨越性格外,葉先生也跨越了新舊文學的鴻溝,更跨越了本土知識份子與內地知識份子交往的界限。「跨越」是葉榮鐘先生一生經歷最強烈的特色,「跨越」也透露了葉先生性格中寬廣強韌的面相。

  本網站的內容包含了葉先生的手稿、朋友來往信札、藏書及家居文物等等。透過了這些文物,我們發現一位典型的台灣知識份子的內在生命;透過認識這位知識份子的內在生命,我們發現到台灣從日據到國府統治時期具體的社會脈動。

撰寫者:楊儒賓 審訂者:葉芸芸
TOP
版權所有 /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聯絡資訊 / ref@my.nthu.edu.tw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Copyright (c)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s / NTHU Library•All Rights Reserved